来到后院厨房,宋荟乔正好见着几个管事的围在院子里吃饭,桌上的菜色那叫一个丰盛,还冒着热气,和送进她屋里的残羹冷炙天差地别。
她听周围人叫管事的齐妈妈,便挽了衣袖走上去,不顾众人讶异的目光,自来熟地从餐桌上拿起一根羊腿来塞进嘴里。
“齐妈妈,我听说您是方家的主子?”
齐妈妈刚想开口责怪是哪个没脑子的丫头这么大胆,可看见宋荟乔的脸后直接把话吞进了肚子里。
后院里的人知道宋荟乔是什么身份,却不知道她这么大胆。
齐妈妈笑了笑,给她让了个位置:“这话你听谁说的,可不敢胡言。”
“给我送饭的姐姐说只有方家的主子才配得上您这样的饭菜,凡是当奴婢的,一律得吃这个。”她将自己的那一碟子烂豆芽噔一声放在桌上,等着看齐妈妈的反应。
追着她过来的丫鬟却不买账,见她告状,冷着脸反驳。
“齐妈妈来方家这么多年,辈分在这人压着,吃点好的怎么了,岂容你置喙。”
要放在平时宋荟乔也就忍了,可这是她正式在方家立足的第一天,就算是做侍女,也要做个有人权的侍女,否则人人以为她是软柿子,要解决的麻烦可就多了。
“辈分?什么时候做奴婢也要比辈分了?我只知道你端来的饭菜无法下咽。齐妈妈要是觉得我冲撞冒失,自然可以去老夫人面前告状,只是到时候我也不得不实话实说了。”
齐妈妈被她唬住了,忙问:“你有什么实话要说?”
“您可能不知道,我在进方家之前那可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厨子,做的菜保准这玩意儿像样。府里干活的下人也是人,也得吃饱穿暖才有力气,所以餐食不可懈怠,不行就让念安姑姑准许我俩比试,看谁才配做厨房掌勺,输了的人就收拾东西从方家滚出去。”
在座的所有人都知道,若宋荟乔背后没有靠山断不敢大放厥词,即使三小姐让手底下的人刁难她,却没有赔上自己前程的道理,便都不敢说话了。
“你……”
齐妈妈心里也是害怕,偏偏现在又没有一个敢替她出头的,齐妈妈一时慌了神,给了宋荟乔添油加醋的机会。
“反正我也是做下人的,这饭在哪儿吃不一样?站着吃坐着吃,在管家面前吃都行,只要您不心虚,我就不害臊。”
齐妈妈拗不过这祖宗,连忙摆手,请她放过自己。
“哎哟我的姑奶奶,您可行行好吧。以后,我吃什么您吃什么,行了吧。”
这会儿宋荟乔倒是来了脾气,严词拒绝了她的提议。
“不行,既然咱们都是做奴婢的,奴婢吃什么,你我便吃什么。”
最后齐妈妈服软,只能遂了她的意。
宋荟乔放心地离开,走之前还不忘顺走了桌上的一盘白斩鸡。
看见齐妈妈被一个丫头片子教训,身边有不服气的厨娘埋怨:“她就算是老夫人身边的丫鬟又能如何,您在方家这么多年,老夫人顾念旧情,定然不会罚您,您又何必让着她呢?”
瞧着人走远了,齐妈妈立马换了一副态度,拿起桌上的筷子继续大吃大喝。
“你懂什么,大夫人代掌后院多年,老夫人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万一被这初生牛犊的女娃娃捅了出去,老夫人为了服众定会责罚,到时候既殃及了大夫人管家不严,也会牵扯出你们做的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,这买卖划不来!”
此言一出,周围几个婆子突然就想明白了。
奴婢吃亏那是小事,要是牵连了主子那就是大事,如今他们的舒适都是大夫人给的,万一大夫人倒了台,他们也不会有好日子过。
众人觉得是这个理儿,纷纷赞叹齐妈妈脑子转得快,避免了一场大争端。
“还是齐妈妈您目光长远,不愧是这后院里的老人。”
“是啊,以后咱们几个,还要劳齐妈妈费心照顾了。”
“她一个黄毛丫头让我吃些眼前亏不重要,只怕日后得罪了主母,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,咱们呀就等着看好戏吧。”
当然,宋荟乔也没有走远,只是出了后厨的大门就蹲在墙根底下偷听。
她就料到齐妈妈能做到今天这个位置,肯定不是什么好打发的主儿,她都已经那么过分了,甚至要去老夫人面前告状,齐妈妈还是笑着,这就证明这个女人能忍又有计谋。
看来这位大夫人还真是在方家只手遮天,连手底下的人都不得不偏向她。
一般大宅院里的争斗,做尽坏事的往往是立于最高处的那个人,大夫人有这样的手段,那害死方是玉生母的真凶也最有可能是她。
老夫人是见过风雨的人,宋荟乔猜到的,老夫人肯定早就想到了,但还是一直不动大夫人,逃不过两个理由。
一、手中没有直接证据,如果就此指认,恐怕会得罪了大夫人母家,所以打算借用别人的手来调查。
二、真凶另有其人,大夫人不过在其中扮演了一个帮凶,那也就没必要拔除这棵树,以免影响方家根基。
“找你半天了,随我来。”
念安姑姑不知何时出现在她面前,还是一贯的清冷做派,放下话就转头走了。
宋荟乔舍不得自己碗里的半只白斩鸡,又胡乱吃了几口,这才把碗随手放在假山上。
“这个孩子固执,不愿意离开,你劝劝他吧。”
老夫人指着院外站着的辰明,让宋荟乔自己去劝。
宋荟乔一直都知道辰明这孩子聪慧,而且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判断,所以昨日只让方是玉去和他谈利害关系,没想到今天他还是不愿离开。
宋荟乔先谢过了老夫人的好意,随后走出来问尽量柔和地问辰明情况。
辰明本就是个沉闷寡言的孩子,如今蹙眉的样子更显心事重重。
“我不想去青州,那里太远了,我不能离开元城。”
之前听方是玉说过,每年辰明生辰时院外总会收到一袋钱。
估计这是辰明和家人间特殊的沟通方式,他有不能相认的难言之隐,但为了和家里联系,必须留在元城。
可这只是宋荟乔自己的猜测,要想佐证还要听辰明自己怎么说。
“辰明,现在你爹和我都有更重要的事要做,蓉儿和允励已经被带去安全的地方了,我们也需要保护你。老夫人是值得相信的人,你可以放心听她吩咐。”
辰明摇了摇头,仍然坚持:“只要留在元城,哪怕回状元弄去,去找卓夫子也可以。”
见他坚持,宋荟乔认为自己猜得没错,便再次恳请老夫人帮忙:“请老夫人留辰明在元城吧。”
“既然这样那就以方家远亲的名义送到书苑去,书苑半月一休,也不会有不三不四的人混进去。只是日后这孩子不可再称是玉为父,也不能称你做后娘。”
老太太的意思很明确,若要求得方家庇护,那他就要和方是玉脱离关系。
这有什么关系,称呼罢了,还不是说改就改。
宋荟乔冲着方辰明使了个眼色,他瞬间意会。
“辰明多谢方老夫人抬爱,日后一定报答老夫人大恩。”
“是个聪明孩子,下去吧。”
评论区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