该章节是收费章节,需购买后方可阅读
我的账户:0阳光 0能量瓶
购买本章
免费

选择支付方式

立即开通VIP免费看>
立即购买>
  • 作者大大YYDS!
  • 绝绝子,这章写得针不戳~~
  • 大大为啥还不更新,小丑竟是我自己!
  • 什么是快乐星球?下一章就是我的快乐星球。
  • 代入感太强了,我已经开始生气了!
  • 这是我不掏钱就可以看的吗?
  • 就这?你们觉得她好看?笑死人了,我也这么觉得
  • 听说这本书很好看,结果点开一看,呵呵,原来真的很好看。
  • 评论

打赏礼物

阳光 0 购买

立即打赏
目录

第12章 他的到来和她有关

 

暑假留校的老师们都是自己做饭,池乔跟何明莱一起去厨房。

原本说外头热,叫沈临洲在办公室静候,他说想去看看,就变成三个人成行。

池乔觉得,他肯定是没来过这么落后的地方。

先宰了鸡,又从地里摘了一些新鲜的豆角、辣椒、茄子、丝瓜什么的,做了一桌子菜。

池乔年纪虽不大,但帮父母做惯了家务,动作十分麻利。

沈临洲注意到她的手。

她发觉了,但没有打算遮掩。

她手指纤细修长,但并不好看,皮肤又糙又黑,一点也不精细,指甲倒是修得整齐——这是唯一的优点了。

他们之间的阶级差距,应当是世上最直白,也最残忍的东西。

所以她藏无可藏。

到现在为止,池乔都搞不清,那个姓沈的哥哥是什么来头。

只猜到,他的到来,和她有关。

因为老师暗示她,要表现得好一点。

池乔的嘴甜,不是生意场上的阿谀奉承、油嘴滑舌,因她没出社会,成长环境又简单,反倒透出稚拙、朴素。

她个子小,不及他的肩膀,看着比实际年龄还要小一两岁。

跟着何明莱忙活,在他看来,有一种类似于孩子偷穿大人高跟鞋的违和感。

池乔把碗筷摆上桌,告诉他,用开水烫过的。

又拿纸擦他坐的位置。

小小年纪,倒是会来事。

吃到中途,何明莱临时去外面接家里的电话,留池乔和沈临洲在屋里。

池乔问:“哥哥,是不是菜吃不惯?”

每道菜他就象征性地动了两筷子。

她想想,作势要起身,“你吃西瓜吗?井水泡过的,又凉爽又甜。”

沈临洲说:“不用,你多吃点。”

不算关心,只是客套。

但池乔当真一刻不停地吃着,腮帮子都鼓起来了。

毕竟平常日子难得能吃鸡。

沈临洲见她吃得格外香,好整以暇地靠着椅背,问:“你不怕我是坏人吗?”

她有些茫然地摇头,“不怕啊,你是老师带过来的,怎么会。”

“假如你老师也不知道呢?”

“老师相信你,而且,你身上有一种,”她思忖着,下了定义,“很干净的东西。”

这是她对他的第一印象。

没有圆滑世俗的市侩,没有饱经磨难的沧桑,也没有高高在上的傲慢。

像……一颗苹果。

不管它身处路边摊,还是高档餐厅,不会显得廉价,或者高攀不起。

大概是沈临洲给她的错觉。

她以为他们有钱人,都这样好相处。后来才知道,不是的。很多人的傲慢与偏见早已刻进了骨子。

这个道理,她去了庆城才领会到。

而当时的池乔,想到一种可能性:是不是,他能帮自己去庆城上重点中学呢?

饭后,池乔看见沈临洲站在树荫下抽烟。

镇上有很多男人抽烟,抽的不尽相同,有的是自己用纸卷烟丝,有的是用细细长长的烟斗。

大多烟雾缭绕,臭气熏天的。

但他身上一点吊儿郎当,流里流气的气质也没有。

他就那么立着,望着远方连绵的青山。

池乔看了十几年的山,只觉得是翻也翻不过的屏障,大概对他来说,不过是短暂停留观览的风景。

刮过一阵热风,卷起坪地的沙土,有些眯眼。

沈临洲抬手遮了下,转过身,和她对视上。

她想着老师刚刚跟她说的。

何明莱一个姨妈在沈家做工,说他们家公司新近成立了慈善基金,资助偏远山区孩子上学。

何明莱千磨万求,她才答应去提了一嘴。

但是没敢去董事长、董事长夫人面前,挑的是年轻,看着容易心软的沈临洲。

当然,他没那么傻,轻易相信。

万一是杀猪盘呢。

宁河小,他找人一查就知道真假了。

他这趟来,是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她的情况。

何明莱姨妈还说,沈家办慈善基金,不是为了什么政策优惠,或者好名声,他们是信“积善之家必有余庆”“种善因得善果”。

换而言之,就是好人。

慈善基金会有专人负责管理,不用他们直接对接。

他本也可以转交她的资料,但他近日清闲,便亲自过来。

此时此刻,池乔心情十分复杂。

一方面,怕再度落空,沈临洲不愿意帮她;另一方面,是感念于何明莱的倾力相助。

还有,隐隐的期待,她很想,很想,去更好更大的学校读书。

心脏在胸口用力地搏动着,甚至略微发疼。

种种情绪纠结在一起,当对上他的眼时,还怔怔的,没能第一时间作出反应。

沈临洲碾灭烟,提步朝她走来,低头看这个瘦弱的女孩子。

“知道我是来找你的吗?”

池乔点点头。

“校长给我看过你的成绩单、试卷,我也向何老师大致了解了你的学习情况,在这里是拔尖没错,但到了庆城重高,很可能是下游,甚至垫底,你怕吗?”

这是他那天,和她说的最长的一段话。

她没大反应过来,似乎从未思考过他说的问题。

她垂头,脚下的水泥地修得粗制滥造,坑坑洼洼,再往旁走几步,则是泥路。

思定,她重新抬眼,朝他笑着。

“我不怕的,帅哥哥,你能帮我吗?我以后功成名就了,肯定会回报你的。”

到底是小孩子,不藏事,话里,眼底,全是明晃晃的讨好。

但如此直接的目的性,却并不令人反感。

沈临洲饶有兴致地反问她:“什么程度才能叫‘功成名就’?”

他原以为,她会有明确的职业目标,当老师、医生、科学家,诸如此类——一些传统的小孩的“理想”。

岂料,池乔说的是:“大家都发自内心地为我感到骄傲。”

她停了两秒,补了句:“包括哥哥你。”

像是已经笃定,他将成为她的资助人。

沈临洲便也这样问了:“为什么认为,我会答应帮你?”

“因为你看起来面慈心善,很大方的样子。”

她眼里的大方,绝不止不吝惜钱财,更是一种慷慨的处世态度。

他笑笑,当下没说什么。

临走前,他拍了拍她的脑袋,“踏实学习,少说花言巧语。”

老师难掩激动,又是鞠躬,又是挥手,送走沈临洲。

回到家中,池乔还如在云中,整个人飘飘然,倒水溢杯了都不知道。

幸亏是冷水。

杨丽娟没好气地说她:“干吗呢,丢魂了?”

池乔放下水壶,说:“妈,有个老板要资助我去庆城读书。”

“你做梦没清醒?谁钱多没处烧的,供你一个乡下姑娘上学?”

池乔急道:“是真的!老师今天带我见了他!”

杨丽娟还是不信,“唬你玩的吧。”

“没有!他到时候会带律师过来。”

这事可大可小,当晚,全家立即开了个小会。

池建中不同意,她去了庆城,十天半个月也回来不成,家里就又少一个人干活。

池岩山一贯无条件站在他姐那边,极力赞成。

杨丽娟摇摆不定。

俩小孩说了没用,说到底,得家长拿决定。

池建中是一家之主,最终由他拍板:“干脆等他们来了再看情况。”

其后两天,池乔一直处于一个焦虑等待状态。

她怕沈临洲不会来。

评论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