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夏实习的公司是淮江新闻行业的Top2,云谏也在这里工作。来报到的前一天晚上,她和李聿白视频通话。
李聿白其实是在忙的,摄像头摆好了角度对着他的脸,她讲她的,他看他的。
问夏趴在床上,手指捻着被角来回搓,“唉,我真的有点紧张。你知道吗,云谏说今年就两个实习生,然后本来以为能让我和他一组的,没想到最后是抽签。”
“他说带我的那个老师,其实很专业,就是性格不太好,不怎么好相处。”
李聿白看起来没怎么听,等问夏说完后轻轻一笑,“我觉得你可以。”
“真的吗?”
“嗯,你和街上的流浪狗都能聊起来。”
问夏瞪了他一眼,“你滚。”
李聿白确实有点忙的,不过也陪她聊了挺久的,主要都是在逗她玩,临挂断时,他才认真道:“问夏,相信自己,你很厉害的。”
问夏刹那间像打了鸡血一样,重重地嗯了一声,“好!”
第二天她坐上地铁去公司报到,她来得早,还没到上班时间,公司里没几个人,前台小姐姐把她带进去一个会议室,里头坐着另一个实习生。
问夏和他打了个招呼后也坐下来,乖乖等着安排。十来分钟里陆陆续续来了很多人,云谏还特地买了两杯咖啡给他们。
没多久,一个女人走了进来,长发低低地扎在脑后,穿着黑色的合身西装和一双矮跟的高跟鞋,手里拿着个蓝色的文件夹。
她目光随意扫了下,举着文件夹的手朝问夏点了点:“张问夏?”
她下意识举起手,在女人看傻子的目光里起身,“是我。”
“过来开会。”她又看向另一个实习生,“吴主任在对面。”
问夏这才知道这个女人就是即将带她的人,她立马跟出去到另一间更小的会议室,里头已经坐了三个人。
女人随意落了座,然后就开始谈工作。
问夏在她旁边坐下,快速从包里掏出小本子做记录,一边听一边感慨这个女人的效率真是太可怕了,她们连自我介绍都没有。
等会议开完已经是一个小时之后的事,那三个同事先一步出去,问夏犹豫着要不要起身,就见女人转动椅子看着她。
问夏立刻老实,没有了动作,规规矩矩地:“老师你好。”
女人打量着她,轻嗯了一声,“不用叫老师,我叫杨雪。”
“杨老师你好。”
“……”
杨雪的性格和名字反差很大,在问夏眼里她是个非常严厉的师父,头一周里她没让问夏跟过任何一个新闻,全在打杂。问夏也没有抱怨过,每天笑嘻嘻的,倒是惹得杨雪多看了她两眼。
于是在第二周周一早上的会议里,杨雪点名问夏让她跟着他们一起外出。其实外出也是做一些杂活,问夏不怎么多话,就跟着他们看跟着他们学,然后杨雪对她的训斥就慢慢减少。
第三周的周一早上,问夏和组里另外几个同事在会议室里等着开会。杨雪进来的时候脸色不太好,她拉开椅子坐下后也不说话,气压低沉到问夏有点发怵。
几分钟后杨雪才开始开会,问夏作为一个新人又是实习生,在这种时候几乎不开口说话,低着头默默记着笔记,因此也没发现杨雪停顿在她头顶的目光。
今天的会议结束得很快,问夏收拾着东西准备离开时被杨雪叫住:“你等会儿。”
“你找我有事吗师父?”
杨雪不爱听别人叫她老师或者师父,今天却没纠正问夏的叫法,只是沉默地看了她一会儿,许久才开口:“有个事想交给你做。”
“什么事?”
“我要你去建行区的天使孤儿院慰问。”
问夏掏出笔和本子记了下来,“什么时候去呀?”
“下午吧,下班前你找个时间去,所有给院里买的东西都可以找我报销。”
“好的”
此时的问夏只以为这是杨雪布置的普通打杂工作中的任意一项而已。
问夏下午交完稿子就背着包出了门,四五十分钟才到杨雪说的那个孤儿院。无论名字还是外观都是比较寻常的,她在附近找个家店买了水果和牛奶,老板知道她是要买给孤儿院的还热心地开三轮车帮她送过去。
听老板说孤儿院不算大,里头只有二三十个孩子,但是全部都是两个院长亲手教养的。两个院长是夫妻,最早这里就是他们的家,后来收养的孤儿越来越多就改造成了孤儿院。
别看这里孩子不算多,但是几十年里,两位院长已经养大许多孩子,甚至还有几个考上了国内名校。那些长大的孩子也愿意帮助他们,但是两位院长说自己年纪大了,请人帮忙又不放心,现在这样挺好的。
问夏点点头,倒是挺能理解的,也难怪这两位院长能被评选能上新闻呢。
这老板和孤儿院近,是几十年的老邻居了,到院门口的时候还给他们打了电话。问夏在门口看着打开被打开,两个穿着朴素干净的人走出来,脸色还洋溢着热情的笑。
两位院长一男一女,男的姓吴,女的姓蔡。蔡院长看起来其实挺年轻的,气色也好,要不是上午在办公室查过,她是怎么也不信能有50多岁了。
“这个小妹啊,心好得很,买了很多水果和牛奶,我就帮她送下,小姑娘一个人也拎不动。”
吴院长道了谢之后连忙帮着老板一起把东西拿进去,留下蔡院长招呼问夏。
“你好,我是天使孤儿院的院长之一,我姓蔡,蔡典贝。”
“蔡院长你好,希望没有打扰到你们。”
“怎么会,欢迎还来不及,快进来。”
院里很干净,种满了花草,五颜六色生机勃勃,还有一些小孩的玩具,跷跷板、秋千等。有几个小孩在院子里玩,身上也穿着干干净净的,女孩甚至都扎了不同的发型。
问夏在这一刻突然有丝感动,孤儿院存在的意义就该是这样的,让每个特别的小朋友都有了家。
蔡院长带着问夏进了另一个客厅,这会儿吴院长正和老板把她买的东西摆整齐,然后一一做好记录才把小朋友叫过来。
问夏对小孩的刻板印象是不听话,但是这里的小朋友却很乖。吴院长一喊,呼啦啦围上来一群,但是也不吵闹。
蔡院长简单地向孩子们介绍了下问夏,然后让小朋友们排队来拿东西。每来一个小朋友,就会朝问夏鞠躬说一句谢谢。
被教养的很礼貌,但是问夏突然有些不适。
她说不清这种不适从何而来,反正让她有些难熬。直到最后一个小朋友上来,是个非常好看的小女孩,穿着粉色的裙子,披散着头发,带着了蝴蝶的发箍。只是小朋友有些高冷,两手拎着牛奶和水果,站在问夏面前久久没开口。
还是旁边蔡院长先开口,叫着女孩的名字,语气里还带点训斥抑或是警告:“馨宁,要对姐姐说谢谢。”
小姑娘拎着东西有些费劲儿,问夏摆摆手,一边说着不用,一边想去帮馨宁分担一下重量,但是却被她躲掉,“你们这些人是不是觉得自己送了点东西就是我们的救世主了?“
问夏的手顿住,看着小女孩那双不屑的眼,脑袋里想的是这么小的小孩,是怎么能说出这么一句话的?
她视线下滑,看到馨宁小腿上的一团淤青,”这里是怎么了?“
蔡院长蹲下去看,手压着馨宁的裙子,握着她的小腿,她低着头,”可能是在哪儿磕的吧?“
馨宁挣脱开来,冷哼一声,冲着问夏说了句”假惺惺。“就跑走了,东西也留在原地没拿。
评论区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