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自从方是玉受伤之后就有点精分,总是说一些反常的话,做一些反常的事。
虽然他的目的只是想要和宋荟乔交流感情,但采取的方式着实不太高明。
夜里宋荟乔在船舱里整理衣物,偶然发现一本装订成小册的画本子从方是玉的外衣里掉了出来,名字还叫做《霸道严妻爱上我》,而且这本书的作者也很耳熟。
天机道人,这不就是老瞎子的艺名吗!
用这样的直男署名写的少女读物竟然还有人买账?
带着审查的目的,宋荟乔翻开了这本神奇的读物,却被里头的内容所折服。
女主是一位雷厉风行的女商人,而男主则是柔弱易推倒的年下弟弟,二人先婚后爱奉命成婚,男主被女主的女王行径震慑,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她,开始了追妻之路。
而其中的这些有土有甜的追妻方式和方是玉最近的行为如出一辙。
作为老瞎子幕后的老板,她很欣慰自己旗下的员工能写出这么受欢迎的作品,但是这未免也太带坏纯情少男了吧,看看都把方是玉逼成什么样了。
宋荟乔带着这本书重新回到甲板上,看见方是玉正站在船头,仰头望着夜空中的那一轮圆月。
他立得笔直,船头挂着的哪一盏竹篓灯的光亮照在他的后背上,像是在光影中前行。
她也跟着走到船头,立在方是玉身侧,不忍打破这场景:“这些星星好像和在元城时看到的不太一样,说不出是哪里变了。”
从前宋荟乔在家里的时候也喜欢透过落地窗去看头顶的夜空,她很喜欢自己在顶楼的大房子,站在窗前能俯视底下的商场和人群。但到夜里,城市里也有不会熄灭的灯火,那个时候抬头夜空中的星星总是稀疏。
那时候客户常常问她为什么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,为什么将业绩看得那么重要。
她也曾经问过自己这个问题,可能是她很早就习惯了独处,在一个人生活的年月里不断充实自己,去尝试新鲜事物,去学各种有意思的技艺,自己也能将生活过得很好。
烹饪、设计、攀岩,都是在这过程中学会的,她一直都很喜欢一句话,深自缄默,如云漂泊。她喜欢接触知识的过程,喜欢赚钱的快乐,喜欢看着自己所设计的建筑物落成。
她靠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天榆走到如今,在认识了方是玉之后才发现,原来还有比做生意更有意思的事。这让她逐渐模糊了自己的目标,动了想要长久留下来的念头。
“你说,会不会有些星星,原本不属于这片星空?”
方是玉并没有发现她话中的古怪,而是伸出手搂住了她的肩膀,指着一颗散落在群星之外的星星。
“每一颗星星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,也许他们想点亮不同的夜幕,也许他们也想看看大陆上的人们,也许还有的只想做独一无二的自己。”
“很久之前我以为星星也会有更迭,就像大陆的朝代一样,没有星星会永远悬挂在同一个地方,重要的是它们被我们看见了,装点了我们眼中的夜空。”
现在的方是玉像个被江景感染的诗人,一出口就是一首现代诗。
“那除了开辟青州的航海线路,你还有什么想做的吗?”
宋荟乔一直觉得方是玉的梦想太远大了,他想的不只是自己,而是大陆上的其他百姓,就像是文明路上的先驱,和宋荟乔这样一心赚钱的商人不同路。
“其实从每个人出身开始,就都在寻找人生的意义,有人看重功名利禄,有人只愿醉生梦死,而我却是在遇见你之后才得以完成心愿。”
方是玉转头望向她:“我想,我想要的不只是开拓海域,我更想长久地,和你在一起。”
这番话真挚动人,宋荟乔第一次因为这样的情愫感到鼻尖发酸,她将头埋入方是玉的脖颈,隐藏住了自己这番状态。
“谢谢你,我也想长久地陪在你身边。”
沉默了有一段时间,宋荟乔陡然开口:“其实你要知道,画本子上很多东西都是骗人的。”
“啊?”
方是玉被她的转折弄得一愣,没反应过来她指的是什么。
“比如有些方法能对别人适用,对我们却不合适。如果你喜欢我,你可以明目张胆地说出来,而不是去参考画本子上的剧情。”
就当宋荟乔侃侃而谈时,方是玉出声喊了她的名字。
他说:“宋荟乔,我喜欢你。”
薄雾浓云,江河入海,他们一路跨过两座城池,进入无垠的海域。
在海中行驶的日子就没有江上那般平静了,风雨巨浪都是常有的事,宋荟乔因第一次出海,多次晕船,甚至到了下不来床的地步。
船老大出主意说,只要是在海上晕船的人,只要吃过海鱼熬得汤料,保准过几日就没事了,为此船员们全力出动,撒网捞鱼,真给宋荟乔捕上来不少海产。
元城属于内陆,所售卖的海产并不多,方是玉几乎只在书上见过这些藏在海域中的鱼类,如今看到渔网中活生生的鱼虾蟹,眼里都有光了。
“《临海水土异物志》记载:土肉如小儿臂大,长五寸,中有腹,无口目,有三十足,炙食。这可是贡品啊,大多渔船捕捞到,可是直接运往京都去的。”
宋荟乔披着一件风衣,站在甲板上看着他们卸货,瞥了一眼方是玉口中的贡品,好家伙这不是海参么。
“原来玉钩虾真是长这副模样的,欸这是什么,我怎么从未在书上见过?”
“这是东海夫人,又叫壳菜,滩涂边的村落常用它来治愈咳疾。”
宋荟乔又瞅了一眼,这是蛤蜊的一种。
在天榆待了这么久,她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吃过海鲜了,如今借着这在海上的日子,可以一饱口福了。
宋荟乔这一次站在厨房里看着船上的大厨处理这些海产,他们总是和这些鱼类蛤蜊打交道,手脚麻利且又快又好,下锅时候调料放得很少,去腥之后保留了这些鱼类的鲜味。
宋荟乔因为晕船饿了两天,今儿格外有食欲,菜端上桌后她是第一个动筷子的,忍不住尝了一口鱼肉,确实和在现代时吃到的不同。
她那儿流行刺身蘸料和花式爆炒,与船上的吃法大不相同,但难得尝尝这里人的手艺,才能了解到一般海鲜的做法。
“方少爷,您可别小看这些鱼肉,那些在海边捕鱼的都是皇家的商船,这些东西一般捞上来就直接装上些海水运送到京都去了,民间酒楼想采买那可都是高价。”
到了海上那就是他们的天下了,船老大热情地介绍着这些海鱼在天榆的市价。
也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,宋荟乔吃完这些海产之后,还真就不怎么头晕,好像逐渐能适应在海上航行的感受。
方是玉每一道菜都品尝得仔细,还拿出来带来的书籍逐个对照,挑出书中的错漏之处。
“早就听闻海鱼肉质松软,入口细腻,京都的饕客每年都会在吃上花费千金,且能烹制海味的厨子也难找,今日得以品尝到如此珍馐,多亏了船老大。”
竟然有人能在海鲜上花这么多银两!
宋荟乔的经商雷达突然响了起来,又萌生了一个惊奇的想法,提议道:“船老大,明儿还是这么些东西,你若是还能捞上来,我让你们尝尝我做海味的手艺。”
“少夫人也会处理这些海味?”
船老大十分惊讶,没想到宋荟乔这个生长在元城的富贵人家的少夫人,不但一点架子没有竟然还懂这些琐碎,他开船这么多年,许多商妇都不会的功夫,她竟然能毛遂自荐。
注意到船老大的疑惑,宋荟乔不想招惹不必要的麻烦,便随口道:“从前我就对烹饪之道感兴趣,在府中也照着书学过一些,这才敢试。”
闻言,船老大点了点头,也不知有没有相信宋荟乔说的话。
不过船老大是个实在人,说到做到,第二日一早就把渔网撒了下去,辰时过后又将渔网拉回,满满一网子的鱼虾。
其中就有宋荟乔熟悉的梭子蟹,就在看到它们的一瞬间,宋荟乔就已经想到了多种烹饪方式。
方是玉将其中一只从网中解救出来,观察其蟹螯的长度与夹力,道:“匡实黄金重,螯肥白玉香。平日在元城中吃到的都是普通江蟹,如今能尝尝有白玉香之称的海蟹,我可要好好对比一番。”
宋荟乔没给他继续观察的机会,拿了个箩筐来,把需要用到的新鲜食材全部卷走了。
她先将螃蟹剁成四块,放进热油中煎炸,后放入蔬菜、豆子和辣椒,做成一锅香辣蟹。
为了判断出天榆人民的口味,她又做了两种不同风味的螃蟹,蟹粉豆腐和蟹肉粉条。
另外海鲈鱼就更加简单,采用了现代人喜欢的烤鱼的制作方法,放入了芹菜和海带菜。
这几道菜本就耗时,在这么一个小小的厨房里有难施展,船上的厨子几次来问是否需要帮忙,都被宋荟乔拒绝了。
等闻到菜香味已经是午时过半了,就连龙鹰也眼巴巴地看着宋荟乔端上来的砂锅。
“少夫人,这是什么做法啊,这怎么不见蟹的踪影?”
众人在一块相处时间长了,方是玉和宋荟乔也不怎么讲究规矩,其中一个小胖子率先拿了勺子来取了一块豆腐,忍不住发问。
宋荟乔将其他菜摆上桌,做到方是玉身边劝他赶紧尝尝:“你先尝一口再来问我这些蟹都去哪儿了。”
“这些都是大酒楼里的菜品吧,都看看,色香味俱全啊,没想到我们几个也能在海上尝到酒楼的菜色。”
舵手尝了一口香辣蟹,被辣的灌了两口酒,还不忘腾出嘴来夸奖宋荟乔。
宋荟乔观察着他们夹菜的倾向,发现果然还是香辣蟹更受欢迎:“这些有我从书中看到的,还有我自创的,要跟酒楼比肯定是比不上了,你们就别诓我了。”
一个埋头苦吃的消瘦船员终于忍不住了,也举手发表意见。
“怎么会呢!我们几个最老实了,可从来不会骗人,少夫人如果去做厨子,那肯定是一把好手。”
船老大一巴掌打在瘦子的脑门上,训道:“说什么呢你,人家可是方家的少夫人你,商公子的义妹,怎么可能去做厨娘。”
船上的所有人围坐在一起,举着酒盏有说有笑,很快就到了下午。
一会儿没注意,船好像驶入了什么危险的地界,天色也逐渐暗了下来,远处好像有一片乌云,将海面都遮住了大半。
评论区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