该章节是收费章节,需购买后方可阅读
我的账户:0阳光 0能量瓶
购买本章
免费

选择支付方式

立即开通VIP免费看>
立即购买>
  • 作者大大YYDS!
  • 绝绝子,这章写得针不戳~~
  • 大大为啥还不更新,小丑竟是我自己!
  • 什么是快乐星球?下一章就是我的快乐星球。
  • 代入感太强了,我已经开始生气了!
  • 这是我不掏钱就可以看的吗?
  • 就这?你们觉得她好看?笑死人了,我也这么觉得
  • 听说这本书很好看,结果点开一看,呵呵,原来真的很好看。
  • 评论

打赏礼物

阳光 0 购买

立即打赏
目录

第四十七章 云程发轫

 

当一个女子拥有能力时,她也会想办法拯救更多的女子。

徐婉窈惊觉,自相识以来,这位侯府千金总会做一些出人意料、惊世骇俗的举动。无论是从前带领大理寺的人朝被囚禁的他们施以援手,还是如今立志创办女子学堂,她都在用实际行动颠覆徐婉窈对未来、对前路的愿景。

然而与其说不在意,倒不如说她丝毫未惧世俗的眼光,有着与年龄不符的勇气以及野心。

“今非昔比,大齐民风相较从前开放,圣上亦是难得的明君,自登基以来,下令做了许多改革。现如今女子入朝为官甚至都不算得什么稀奇事了,想必有朝一日,承袭侯爵者也不会在少数。”她伸出食指与中指,轻叩桌案,“饶是如此,仍有许多女子活在水深火热之中。翰林院、丽正书院等招收女子的书院,唯有簪缨氏族,或达官贵人的子女才读得起。我仔细查过,其他书院要么明文规定不收女子,要么价格昂贵,寻常人家的姑娘根本读不起,且先生极为敷衍,女子在那不仅学不到东西,还要被他人耻笑。”

草长莺飞,琉璃院外的花圃由风吹送花香,裴筠庭平静地叙述着这一切,却在徐婉窈心中掀起阵阵惊涛骇浪。

“我做过很多努力。先前听闻潇湘馆氏族子弟与官场贵人出入频繁,就扮成男子前去,潇湘馆的鸨母眼光毒辣,肯定知道哪些人肯出钱、能出钱,我总能筹到足够的钱财。再不济,通过这些人脉,也能顺藤摸瓜找到适合的人。不过后来计划有变,我便没再去过那儿。”

“至于烟雨阁的事么……不说也罢,往后再提。”

“二小姐。”徐婉窈的手放在桌下,攥紧裙边。房内只有她们二人,周遭静得落针可闻,徐婉窈感觉自己的声音颤得像是即刻就要被风带走,“您是什么时候……又为何想要做这件事?”

擅动旁人的糕点,与世俗作对,这条路注定坎坷曲折。

裴筠庭端起茶盏,轻抿一口,朝徐婉窈莞尔道:“人呐,总想着走到哪算哪,用出身或者周遭的不幸说服自己安于现状,即便心怀热爱和远大志向。”

“可我想告诉她们,女子亦可成就一番丰功伟绩,可以上学堂,也可以谈论国事、抒发凌云之志,女子可做教书先生,可上朝堂、可上九天揽月,可下五洋捉鳖,她们并仅有相夫教子,在四方狭小的宅院中斗得你死我活这一条路可走。”

“女子若想独立,首先要进学堂接受教育。”裴筠庭放下茶盏,目光投向窗外的白日青空,“而敢为人先,是我要做的第一步。”

徐婉窈身为县丞的独女,父亲做官多年,公正明理,博古通今,常教导她多读书、读好书,要懂得思考书中人的意志。

可她迄今为止读过的这么多书,这么多诗,其中没有一个,能像裴筠庭这般直白地告诉她,女子该有更光明的未来。

她们可以入朝为官,承袭侯爵,考科举,做先生,不该低人一等,不该任人宰割。

不知怎的,就连她自己也感到些许热血沸腾。

面前这个纤瘦的姑娘,就像江湖话本里写的主角,仗剑天涯,仿佛永远不知疲惫,不顾前路的困难,傲然挺起她的脊梁骨,告诉俗世所有人——“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,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。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,我站在伟人之肩,藐视卑微的懦夫。”

“窈娘,这是件在外人看来离经叛道的事,世间仍有人无法接受女子地位崛起,连我也不敢贸然用真实身份去做这件事,更不敢将侯府的名号与之牵扯半分。只是这件事我一定要做,若你愿意帮我,我自然接受;若你拒绝,我也欣慰。”

徐婉窈闻言,含笑摇摇头,伸出手覆在她手上:“二小姐,窈娘愿意。”

临行前,她最后凝视一眼裴筠庭墙上挂着的两把剑,忽然觉得她像一头蛰伏,抑或是正在沉睡的雄狮,总有一天,会建造属于她的陈邦。

休言女子非英物,夜夜龙泉壁上鸣。

“愿世上的女子都能牢记,越是生于尘埃,就越要发奋读书。”

“虽千万人,吾往矣。”

……

长空廖廓,日光透过逶迤的薄云照入养心殿。

江公公正将新端上来的热茶沏入杯内,仁安帝把刚批完的折子放在一旁,轻嗤一声后,端起茶:“这群闲着没事的老狐狸,整日不是盯着朕的后宫,就是催朕的儿子娶妻生子,到底碍着他们什么了。”

“兴许大臣们只是希望未来皇嗣兴旺,能为圣上排忧解难吧。”

仁安帝撇撇嘴,冷哼一声:“再来几个顽皮孩子,朕这把老骨头可受不住。”

江公公弯着腰,笑眯眯道:“圣上说是如此,每回见了三殿下,不还是喜欢得紧?”

仁安帝放下茶盏,顺了把胡子,听旁人提起这个儿子,总不禁露出几分得意:“老三这孩子,天资聪颖,这么多年,扛过多少苦,受过多少泪,在泥泞里摸爬滚打,从不与朕抱怨。想当年,朕还是皇子时,每日四五更起,要请安、学习、练武,每日忙得不可开交,总同母后,同先皇抱怨,甚至曾因刻苦学习而向先皇邀功,现在想来……”

他陷入回忆中,神情流露出怀念与向往,言语间却在笑话年少的自己。

“这小子,即便是知道朕的意思,明白朕的选择,仍不骄不躁。朕交给他去做的事情,就没有办不好的,对他皇兄……倒也算宽和。”

“那是,老奴也算看着他们长大的,三殿下自小稳重早熟,常听老臣们夸赞殿下堪当大任。”江公公附和道。

仁安帝觑他一眼,呵呵一笑,又指着他道:“你也是只老狐狸,不必顺着朕的话说,老三如今是稳重不少,但那也是十五岁生辰后的事。你算算,光是这些年告到朕与皇后面前的状,那还少了?老三从前虽然聪颖,但没把这聪明劲用对,性子顽劣,总带着裴家那丫头上蹿下跳,胡作非为,谏官每月都往朕这递提议管教他的折子,都递成习惯了。”

人上了年纪后,就喜欢和人谈论从前的事,折子批得差不多,开了头便愈发不可收拾起来:“朕记得,老三有回知道谏官抓着他不放,还主动找上了门去,那小嘴叭叭的,十个谏官都讲不过他。御史台那群人,讲也讲不过,打又打不能打,只好吃哑巴亏,没人治得了这小子。”

江公公站在一旁,听罢思索片刻:“嘶,如此说来,倒也不是无人可治。”

他愣了愣,随即反应过来江公公话里的意思:“你说裴二丫头?也是,她那剑倒使得不错,也就比朕当年差了一点点吧。朕记得有年,在养心殿批折子,听闻屋外有动静,领着你前去,一看,裴二丫头正提着剑,追得老三满宫跑。那时朕还笑话他,说他竟打不过一个小小的丫头,你可知他什么反应?他竟在朕面前脸红了。”

“这臭小子从前闯祸撒谎,向来脸不红心不跳——”

“父皇又在背后编排儿臣的不是。”话音未落,燕怀瑾掀帘入内,朝父亲行了个礼,想来是将方才的话听得一字不差,“早知如此,儿臣就不来了,原还想着事情安排妥当,父皇必迫不及待想得知棋局发展得如何。”

“哦?那你倒是说与朕听听。”

“自春闱以来,举子大批进京,燕京城内鱼龙混杂,那群人……倘若真存了心思,加之我们有意放水,入城并不算得难事。”燕怀瑾撩开衣摆,落座在一旁的椅子上,继而道,“只是据儿臣所探,人并未来全,心中难免有些失望呢。”

“凡事不能操之过急,瓮中捉鳖,总要有个过程,循循善诱,待到了时机,猎物自然会上钩。”

燕怀瑾勾唇一笑,表示自己虚心听取意见:“父皇说得是,若只有儿臣一人,恐怕也想不出这样周全的计谋。”

“不必恭维朕,朕瞧见你就烦。”仁安帝笑骂着,拾起手边的一份折子扔给他,“你且看看,这上面写的什么。”

评论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