该章节是收费章节,需购买后方可阅读
我的账户:0阳光 0能量瓶
购买本章
免费

选择支付方式

立即开通VIP免费看>
立即购买>
  • 作者大大YYDS!
  • 绝绝子,这章写得针不戳~~
  • 大大为啥还不更新,小丑竟是我自己!
  • 什么是快乐星球?下一章就是我的快乐星球。
  • 代入感太强了,我已经开始生气了!
  • 这是我不掏钱就可以看的吗?
  • 就这?你们觉得她好看?笑死人了,我也这么觉得
  • 听说这本书很好看,结果点开一看,呵呵,原来真的很好看。
  • 评论

打赏礼物

阳光 0 购买

立即打赏
目录

第三章:春节,也是单身狗的情人劫4

 

(一)

催婚审问模式二、德高望重版

这种德高望重的催婚方式也就是骂着说,一般年岁较高的老长辈或者熟悉的直系亲属会这样催婚,对方一般会仗着自己的德高望重,用训斥的口吻压着你,一旦你开口反驳,对方就会搬出经验这杆大旗逼迫你就范。

“爷爷好,我从城里回来,给您拜年了。”

“行了,卧病在床就别下来磕头了,爷爷我也省一个红包钱。”

“啊?”

“出门在外,钱没赚到,身体还不养好,你说你这麽多年都干什么了,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回家种地呢。”

“爷爷,趁着年轻我还是想在外面打拼打拼嘛,再说了我这病也就是个感冒,我平常身体都蛮好的。”

“还趁着年轻,你今年多大了?”

“我24了。”

“都24了,这年岁也不小了啊,快娶媳妇了吧。”

“爷爷,我还没对象呢?”

“啊?还没女朋友吗?这个事情怎么不上心呢?你可是咱们家族的独苗啊,指望你给老霍家延续香火呢。”

“不用负这么大责任吧,咱们家又没有皇位要继承,延不延续有那么重要嘛。”

“你现在年轻,没经验,不知道结婚的好处,早些结婚生子,你爸妈不是还能分担点带孩子的压力,要不然,到时候上有老,下有小的,根本忙不过来。”

“我现在天天工作太忙了,哪有功夫谈恋爱啊。”

“成家立业,成家在前,立业在后,你家都没成怎么立业啊?”

“爷爷,也不是我不想找,现在找对象实在是困难,不像你们以前了。”

“这叫什么话,你不主动去找怎么知道困难呢?那你奶奶当年也不是国家发给我的,不也是我亲自去她们家抢过来的媳妇吗?不听老人言,吃亏在眼前,我跟你说,你现在一事无成,要什么没什么,要不趁着年轻讨个婆姨来,以后就得打一辈子光棍……”

遇到这种催婚,受制于对方的地位,你无法像上一种解决方法一样就坡下驴,因为那样会招致更严重的麻烦,不过却可以反其道而行之。

(二)

反催婚计谋二、移花接木

所谓的移花接木,即是用喜笑颜开的方法来应付德高望重的长辈,先缓和对方的情绪,再将注意力转移到别人的身上去。

“爷爷我明白了,我觉得我没找到对象的根本原因,是我没有您那样优秀,您当年叱咤风云在镇子里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,想找到个媳妇还不是手到擒来啊。”

“也没有你说的那么夸张。”

“有的有的,我经常听爸妈说起过爷爷以前的威名,爷爷那么厉害才20岁结婚,我能耐差爷爷那么多,30岁能成家就算烧了高香了。”

“感觉被你绕进去了呢,不过你小子说话嘴倒是挺甜的。”

“我哪敢绕着您啊,我又不像大姐夫一样开磨房的,对了,我这也四个多月没回家了,这段时间忙也没关心大姐夫和大姐的事情,他们两个都结婚三年了吧,孩子是不是已经要上了啊。”

“提起这事儿我就来气,大孙女儿,你们两个给我过来,爷爷问你们,你们两个的孩子到底要上了没有啊,你知不知道,我这四世同堂就指着你们呢。”

“爷爷,我们着,刚刚不是说小峰嘛,怎么突然转到我们这儿了。”

“少废话,你们年轻,没经验,不知道早要孩子的好,想爷爷我当年……”

“爷爷我们也努力着呢,这东西可遇不可求啊。”

“你们求了吗?就知道不可求啊,都结婚三年了,还不要个一儿半女的,天天就知道玩,到处旅游,那能要到孩子吗?孙女婿你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啊,有问题找爷爷啊,爷爷有经验。”

移花接木虽然好用,但是往往会消耗一个无辜的替身,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来说,摆脱一个女人最好的办法是让她爱上另一个。

上面这两种还都属于比较日常的催婚模式,最让人人受不了的催婚,其实是下面这种,比着说。

(三)

催婚审问模式三、相形见绌版

俗话说的好,每个人在世上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,另一句俗话说,尺有所短。寸有所长,以互相攀比的方式冷嘲热讽是催婚里最让人生厌的一种模式。

“大侄子今年多大了。”

“刚刚爷爷不是都问过了嘛,大姑,我24了。”

“24了,我24那年,跟你姑父都结婚两年了。”

“您那个年代结婚都早,我们现在不一样了。”

“你小舅家的那个二表哥你还记得不?小时候跟你抢棒棒糖的那个,去年做生意赚了好几百万呢。”

“赚这么多钱啊。”

“是啊,谁能想到,你二表哥他小时候数学考试,从来都没及过格,长大以后做生意倒是一把好手。关键人家忙工作也没放下家里呢,结婚生子,没有一样用父母操心的,你说他是不是还挺厉害的。”

“那二表哥还确实挺了不起的哈。”

“可不是嘛,你二表哥才比你大三岁,结婚两年半,就给老两口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娃娃,正好凑成一个好字,这叫好事成双啊,现在国家政策不是都放开了嘛,小两口计划着年底响应国家政策,要个第三胎呢,要说人家孩子真是孝顺,也不知道你父母能不能有这样的福气啊。”

这种比着说的方式,像极了小时候每次期中考试一过,家长会后,听父母夸赞别人家的孩子,他们会罗列出一堆比你优秀的同龄人,让你还没办法以年轻或者其他理由反驳,再利用人类天生的攀比心里,刻意制造出优越感和失落感的反差,让你自己都觉得自己什么也不是。

小时候就总受这样问题的困扰,其实也尝试过通过努力改变自己,来避免攀比,可是现实往往是没有用的,因为他们会搬出来一些更优秀的人物来压着你,甚至是电视上、虚拟中的人物,或者刻意用别人的长处来比你的短处,可以说比无止境。

上升到催婚层面,这种攀比更为致命,尤其是这种比较往往还会和人伦孝道联系在一起,仿佛你只要不结婚,不谈恋爱,就是不忠不孝,该遭天谴一样。

评论区